跳到主要內容

太空太陽能電站 陸首設基地

2019年02月15日 04:09 旺報 記者賴志昶/綜合報導




大陸首個太空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6日在重慶啟動建設。(取自中新網)




在太空中建設太陽能電站的難題是微波傳輸。(取自每日頭條)




與地面太陽能電站相比,空間太陽能電站不受自然因素影響。(取自每日頭條)




太空太陽能電站如建成,電動車將可隨時充電。圖為青海的太陽能電站。(中新社)

「太空太陽能電站」的想法自1970年代提出後,多年來吸引多國展開研究。大陸日前在重慶市璧山區啟動首座太空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,計畫在2025年後開始進行大型太空太陽能電站的相關工作。大陸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技委主任李明曾指出,若是繼續加大研發力道,將建立全球首個太空太陽能電站。



太陽能發電雖然日漸在生活普及,但由於天氣、晝夜以及季節等因素,能量利用率仍不穩定。大陸全國太空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說,在約3.6萬公里高度上設立太陽能接收站,能有99%時間穩定接受太陽輻射,不會受到大氣、季節、晝夜等影響,且強度是地面的6倍以上。



可為太空船供電



除能有效接收能源外,太空太陽能電站還能充當太空充電站,在可視範圍內為太空船供電,能使太空船擺脫巨大的太陽能電池,有助航太技術的革新。



太空太陽能電站建成後,可緩解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災害。龐之浩說,人類近年來廣泛使用石化能源,導致全球氣候變暖,頻頻出現颱風、龍捲風等惡劣氣候。太空太陽能電站若是建成,能將能量傳輸到颱風所在區域,改變該區域的溫度分佈,進而破壞颱風形成。



關於太空太陽能電站的工作原理,龐之浩指出,太陽能發電裝置能將太陽能轉為電能,再將電能轉換成微波或雷射傳回地面,之後透過地面的轉換裝置,將電能傳導到電網。



龐之浩強調,近年太陽能發電效率、轉化效率以及相關太空技術有很大進步,太空太陽能電站的基本運作沒有太大問題,不過要建成一個工業級的太空電站,仍有不少難關要克服。例如,長期微波輻射對生態、大氣以及生物會造成多少影響;該太空站的新材料至少重達千噸以上,如何運上太空等。



大陸2008年將太空太陽能電站的研發納入國家先期研究規畫,近年來提出多項方案,無線能量傳輸等技術也取得突破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技委主任李明曾指出,大陸如果能繼續保持並加大研發力道,可望在未來成為全球首個建成太空太陽能電站的國家。



帶動航太業發展



大陸日前正式開始建設太空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,地點選在重慶璧山。重慶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謝更新表示,該地位於山區,適合實驗性質的試驗,且氣候條件佳,地點不會太偏僻,方便研究進行。



該實驗基地計畫2021至2025年建設中小型的平流層太陽能電站,並進行發電;2025年後開始進行大型太空太陽能電站的相關工作。謝更新指出,基地已有重慶大學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3個優秀團隊入駐,同時聚集眾多大陸國內領先技術。



專家指出,大陸未來10多年完成太空超高壓發電輸電及無線能量傳輸試驗,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的太空太陽能試驗電站,2050年建設吉瓦級商業太空太陽能電站。



大陸工程院院士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段寶岩指出,發展太空太陽能電站會遭遇許多難題,但研究過程將帶動火箭、太空、商業航太等領域發展。



小靈通 太空太陽能發電站



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是1970年代早期已在構想的太陽能發電系統。在衛星軌道上建設太陽能收集器,將從太陽光收集所得能量以微波或雷射傳送到地球,在地球表面接收後轉化為電能。其優勢是在太陽能收集器之間無大氣層阻礙,因此效率較高,並且不受晝夜周期的影響,是一種可再生能源,但造價非常高,可能在技術發展或能源價格上漲後建造。(賴志昶)
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s://www.re.org.tw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在地推薦】

※炎熱夏天烈陽曝曬不用怕,達人教你如何挑選隔熱紙小撇步‎?

汽車隔熱紙保養知識大公開,如何延長隔熱紙使用年限?

※住家、大樓隔熱紙施工分享,好評推薦

※何謂防爆隔熱紙?

※降溫有感,如何挑選玻璃隔熱紙發揮最大效用?

 

Orignal From: 太空太陽能電站 陸首設基地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澳洲19歲少年英勇大營救 燒傷無尾熊坐滿車上

摘錄自2020年1月10日星島日報報導 澳洲山火持續,有專家估計10億隻野生動物喪生於大火,日前一名19歲少年和他的堂兄弟兩人自發展開無尾熊救援行動,一群受傷的無尾熊瑟縮在他們的車內,令人既悲傷又感動。 澳洲19歲少年米卡(Micah)和18歲的卡勒布(Caleb)是堂兄弟,在當地被稱為「無私的少年英雄」,因為他們在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袋鼠島(Kangaroo Island)附近努力營救被大火圍困的無尾熊。 兄弟二人計劃暫時照顧這些受傷的無尾熊,等到一切都安全了才會將牠們放歸自然。同時,他們也因為英雄般的舉動廣受網民讚揚,同時引發更多人參與救援行動。 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://e-info.org.tw/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【其他文章推薦】 ※ 牙冠增長術 治療費用   ※ 過40歲拉警報?何時該看「 不孕症 」門診? ※微感冒得吃藥? 紫錐花   紫錐菊 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※牙齒矯正通常 隱適美費用 要多少? 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!一張表讓你看懂 癌症檢測 、 性病篩檢 流程! ※ 菜花皰疹 病源不同性行為非唯一感染途徑 Orignal From: 澳洲19歲少年英勇大營救 燒傷無尾熊坐滿車上

113年度「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」(地方型SBIR) 4月29日起受理申請

縣府為鼓勵縣內中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研發、協助縣內產業經濟佈局,辦理『南投縣政府「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」(地方型SBIR)』,本年度總計有804萬4,000元補助經費提供申請,受理期間自113年4月29日起至5月28日止,請有意申請的廠商備妥申請文件函送至縣府SBIR計畫辦公室(南投縣南投市光華路66-6號)辦理審查。   為鼓勵縣內新創事業發展與鼓勵青年返鄉,本年度申請資格為「所在地設立於南投縣之公司,或依商業登記法第4條規定,取得南投縣政府核發之商業登記者,並合於下列基準之獨資、合夥、有限合夥事業或公司:資本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,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200 人者。」即可申請;且比照中央認定標準及推動策略,新創、青創事業及符合ESG、SDGs議題之計畫還可列為加分項目。   本計畫補助之對象為設籍本縣之企業經營型態中小型企業,以具有地方特色之「農業科技產業」、「食品生技產業」、「觀光休憩產業」、「生活工藝產業」以及「精密機械產業」等5大創新研發產業為主。申請者所提計畫之技術或產品指標,應具有創新性或能提高廠商技術水準,包含理論分析與模擬、設計、研發及應用產品、服務行銷等;或符合節約資源與能源及增進環保與工業安全,有助於促進產業永續發展或綠色清潔生產概念之新技術、產品。   申請文件及相關說明請至縣府網站首頁點選「我們的服務–產業發展–地方型SBIR專區」下載,如有相關問題與意見,歡迎電洽(049) 2325936南投縣政府SBIR計畫辦公室,或縣府建設處產業發展科:049-2222106轉1461諮詢。 【其他文章推薦】 買不起高檔茶葉,精緻包裝 茶葉罐 ,也能撐場面! SMD electronic parts counting machine 新北市探針 專業製造,出貨迅速、品質穩定 哪裡買的到省力省空間,方便攜帶的 購物推車 ? 空壓機 這裡買最划算!為您解決工作中需要風量、風壓的問題 Orignal From: 113年度「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」(地方型SBIR) 4月29日起受理申請

調查显示:大學生每天玩網游約2小時 近四成關注網紅_L夾

※哪裡有合版印刷優惠,尋找 L夾 客製化印刷廠商? 精心設計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格,是贈品、廣告行銷、政令宣導的熱門首選。 近日,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"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(PSCUS)"研究結果公布。對全國18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,近六成的大學生都觀看過網絡直播,其中14.4%的大學生表示基本每天都看,至少每周都看1次直播的人數也超過樣本總數的五分之一。   調研發現,男生觀看直播的頻率顯著高於女生,有一半左右的的女生看過直播,而有七成的男生都表示看過直播,基本每天都看直播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。   "有近四成的大學生關注網紅。其中,8.0%的大學生基本每天都查看網紅動態,16.0%的大學生至少每周查看一次。"參与本次課題研究的社科院博士生郭亞平說。   在觀看直播和網紅的類型上,遊戲類、科技類、美妝類受95后大學生歡迎,財經類、教育類直播和網紅在大學生群體中卻少有受到關注,僅有2%和3%的群體關注。   郭亞平認為,對大學生群體來說,觀看網絡直播更多是為了滿足休閑娛樂的需要,還沒有將直播作為獲取資訊和學習的重要途徑。 ※如何正確使用 飲水機 ? 電解水部份採用美國NSF認證通過之過濾系統,再加上超強白金電解槽並採用日本九州日立的電解元件,安全性高,品質有保障。   調查發現,8.0%的大學生在網絡直播平台上做過直播,兩成者(23.8%)想成為主播,其中超過三成的人想成為遊戲主播,接近兩成的人生想成為美食主播。   與80后、90后大學生相比,95后大學生初次接觸互聯網的時間更早,95后大學生首次觸網的年齡平均約為11歲;2000年出生的大學生,首次觸網的平均年齡已經提早到9歲。   網絡遊戲是研究青年繞不開的話題。梳理數據發現,大學生平均每天玩網絡遊戲的時間約為2小時,超過兩成(22.95%)的大學生基本每天都玩網絡遊戲。遊戲不再只是男生的偏好,接近一半(47.7%)的女生表示玩網絡遊戲,14%的女生基本每天都玩,五分之一的女生至少每周玩一次。   按照學校進行分類,課題組發現,高職院校玩遊戲者近七成,普通本科玩遊戲者超五成,雙一流高校玩遊戲者超六成。   網絡預約服務的出現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,大學生也成為網絡預約服務的重要客戶群。72.1%的大學生使用過網絡約車服...